2020沈陽特崗教師招聘考試真題
第一大題為單項選擇題(1-75每題1分)
1.教師的職業形象是教師群體或個體在其職業生活中的形象,是其精神風貌和生存狀態與行為方式的整體反映,不包括()。
A . 文化形象
B . 道德形象
C . 人格形象
D . 經濟形象
2.全面發展教育主要包括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關于“五育”關系描述正確的是()。
A . “五育”以智育為主
B . “五育”之間沒有聯系
C . “五育”相互獨立且相互聯系
D . “五育”的地位平衡
3.育才中學為了更好的展示學校的辦學宗旨和特色,進一步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通過諸多名師的共同努力開發了一門課程。這門課程屬于()
A . 拓展課程
B . 校本課程
C . 地方課程
D . 國家課程
4.17世紀后,教育學的發展進入了新階段,()首次提出把教育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他提出的歸納法為教育學的發展奠定了方法論基礎。
A . 赫爾巴特
B . 夸美紐斯
C . 培根
D . 洛克
5.身體的發展總是從上到下、從中間到四肢、從骨骼到肌肉;心理的發展也是由機械記憶到意義記憶,由具體思維到抽象思維。這體現了個體身心發展的()
A . 差異性
B . 順序性
C . 階段性
D . 整體性
6.人的一生中,個體心理的發展既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也可以分為不同階段;其中少年期是指()
A . 十四五歲至十七八歲
B . 六七歲至十一二歲
C . 三歲至六七歲
D . 十一二歲到十四五歲
7.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理論,圖式發生量變的過程是(),不能引起圖式的質變,但影響圖式的生長
A . 平衡
B . 同化
C . 發展
D . 順應
8.教師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不包括()
A . 聽課和評課
B . 課外輔導和學習成績的檢查與評定
C . 備課和上課
D . 作業的布置與反饋
9.啟發性教學原則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通過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的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下表述體現這一原則的是()
A . 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
B . 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
C . 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從事焉
D . 一個壞的老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老師則教人發現真理
10.關于素質教育的描述,不恰當的是()
A . 重點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B . 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學生的成績
C . 最根本的要求是全體性
D . 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11.學生經常在課上睡覺,幾位老師合作對次進行研究,發現與教師教學方式有關,并通過調整教學實施計劃有效地解決了學生上課睡覺的問題,這種行動研究方法的主體是()
A . 學校
B . 教學方式
C . 教師
D . 學生
12.不同領導方式的班主任具有不同的特點,學生的反應也不同,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 民主型班主任的學生,行為較為穩定,自主積極行為比較多
B . 放任型的班主任,其學生消極性,依存性行為增多
C . 權威型屬于綜合性的指導
D . 權威型的班主任比較善于傾聽學生的意見
13.教師對學生的基本看法,會影響教師對學生的認識及其態度與行為,進而影響學生的發展,符合“以人為本”的學生觀的說法是()。
A . 學生是一個獨特的,具有獨立意義的,發展中的人
B . 教師是學習的主體
C . 教師可以隨意支配學生并強加給學生一些外在的知識
D . 學生只是單獨的,抽象的學習者
14.有的人十二三歲就上大學了,而有的人二三十歲才上大學,這表明個體心理發展的()
A . 階段性
B . 順序性
C . 差異性
D . 不平衡性
15.在教育與發展的關系上,關于維果斯基的觀點說法正確的是()
A . 教育只需要適應發展的現有水平
B . 教育應該走在發展的后面
C . 學習不存在最佳期限,何時都可以
D . 教育應該走在發展的前面
16.班級授課制是與現代大生產相適應的集體教學形式,我國最早采用班級授課制的是()。
A . 1898年創辦的京師大學堂
B . 1898年創辦的京師同文館
C . 1862年,清政府開辦的京師同文館
D . 1862年,清政府開辦的京師大學堂
17.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其主要思想主要體現在()一書中,他還是我國最早提出()的教育家。
A . 《大學》;啟發式教學
B . 《大學》;因材施教
C . 《論語》;因材施教
D . 《論語》;啟發式教學
18.“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體現了教師勞動的()。
A . 創造性
B . 復雜性
C . 長期性
D . 專業性
19.奧蘇貝爾從兩個維度對學習進行了分類,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有意義學習和機械學習。小學生背誦乘法口訣表屬于()。
A . 接受學習,機械學習
B . 接受學習,有意義學習
C . 發現學習,機械學習
D . 發現學習,有意義學習
20.在我國,“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這是最早將“教“和“育”連起來使用的觀點,提出該觀點的教育家是()。
A . 老子
B . 荀子
C . 孟子
D . 孔子
21.形狀知覺形成的關鍵期是()。
A . 10-11歲
B . 5-6歲
C . 4歲
D . 2歲
22.教育是在一定社會背景下發生的促使個體的社會化和社會的個性化的實踐活動,其本質屬性是()
A . 德育
B . 育人
C . 社會進步
D . 教書
23.()是標志著中國近代教育走向制度化、法制化階段,也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由國家頒布的并在全國實行的學制系統。
A . 癸卯學制
B . 壬寅學制
C . 壬戌學制
D . 壬子癸丑學制
24.宋朝時代,書院盛行,教育的主要內容是
A . 七技
B . 六學
C . 六藝
D . 四書五經
25.華生關于兒童恐懼心理的研究,其實驗對象小阿爾伯特從最初不害怕小動物到結束時的害怕一切毛絨物品,這違反了教育心理學研究的()
A . 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B . 客觀性原則
C . 教育性原則
D . 因材施教原則
26.下面關于教育心理學相關的任務與作品對應正確的是()
A . 弗洛依德——《我的教育信條》
B . 杜威——《人事教育的對象》
C . 贊可夫——《夢的解析》
D . 桑代克——《教育心理學》
27.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揭示教育規律的一門學科,其根本任務是()
A . 研究教育現象
B . 揭示教育規律
C . 研究教育問題
D . 建立教育制度
28.從課程內容的固有屬性來劃分,我國古代的“六藝”、古希臘的“七藝”“武士七藝”都可以屬于最早的()
A . 活動課程
B . 綜合課程
C . 學科課程
D . 分科課程
29.多多今年3歲,媽媽將紅色的玩具汽車用藍色毛巾蓋住,多多會說藍色的小汽車,根據皮亞杰的觀點此時的多多處于()。
A . 前運算階段
B . 感知運動階段
C . 具體運算階段
D . 形式運算階段
30.盧梭高度重視兒童的天性,倡導自然教育,是堅定的“性善論”者,他出版的教育小說()系統闡釋了自然主義教育思想。
A . 《人的教育》
B . 《林哈德與葛杜德》
C . 《愛彌兒》
D . 《教育漫畫》
31.教師職業道德范疇,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教師職業道德的主要特征、體現出社會對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要求,并須成為教師的普遍內心信念,對教師的行為發生影響的基本道德概念,教師職業道德范疇不包括()。
A . 教師義務
B . 教師良心
C . 教師權利
D . 教師榮譽
32.根據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可變時間和可變比例的強化的效果好于固定時間和固定比例的強化效果,這些都屬于()。
A . 負強化
B . 連續強化
C . 正強化
D . 間隔強化
33.小美最初學習剪紙的時候不太熟練,感到張皇失措;但在老師的鼓勵下,每完成一步老師都會及時地給予肯定與表揚,小美十分開心,并且極大地激發了她的學習動機,這體現了學習中的()。
A . 練習律
B . 效果律
C . 復習律
D . 準備律
34.具有申請獲得初級中學教師資格證的最有可能是()
A . 小川因一門專業課不及格無法正常順利畢業,辦理延期畢業手續后,奮發向上,第二年順利獲得畢業學位證
B . 大偉在本科畢業后,因故意傷害罪被判有期徒刑,刑滿釋放后自學了教師資格證考試內容
C . 小紅高中畢業后,自學了教師資格證考試內容
D . 大明在大四開學前,為創業而退學
35.生活中“一心二用”的現象屢見不鮮,老師一邊說話一邊寫板書,媽媽一邊看電視一邊織毛衣等,這些現象都屬于()
A . 注意的轉移
B . 注意的分配
C . 注意的廣度
D . 注意的選擇
36.教師的期望或明或暗地傳送給學生,會使得學生按照教師所期望的方向來規范自己的行為,這種現象稱之為()
A . 朱麗葉羅密歐效應
B . 羅森塔爾效應
C . 普雷馬克效應
D . 霍桑效應
37.根據學校情景中的學業成就動機的不同,奧蘇爾等人將動機分為三種,其中個體因為自己的勝任或者工作能力而贏得相應的地位需求是()
A . 內部動機
B . 附屬內驅力
C . 自我提高內驅力
D . 認知內驅力
38.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對自己能否成功從事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強調個體對自己能力的判斷。
A . 效能期待
B . 結果期待
C . 自我強化
D . 替代強化
39.長期的職業壓力會導致教師的職業倦怠,其主要表現不包括。()
A . 去個性化
B . 個性化
C . 個人成就感低
D . 情緒耗竭
40.中華人民共和國頒布的第一部教育法規是()。
A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B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C .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D .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41.過渡學習是指學習達到恰好背誦之后再繼續學習。過渡學習()
A . 110%
B . 150%
C . 200%
D . 120%
42.經過一個月的觀察,你發現所帶班級的班長很可能是多血質類型,其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的基本特征是()。
A . 強、平衡、靈活
B . 弱
C . 強、平衡、不靈活
D . 強、不平衡
43.高速公路上,一輛汽車超過了你,越走越遠,汽車在視網膜上的投射大小有很大變化,但你會明白汽車大小沒有變化。這體現了知覺的()
A . 整體性
B . 理解性
C . 恒常性
D . 穩定性
44.苛勒等人通過著名的黑猩猩實驗,提出了學習并不是形成“刺激--反應”的聯結,而是形成了()
A . 新的強化
B . 新的格式塔
C . 新的圖式
D . 新的聯結
45.下列關于道德發展階段理論說法正確的是()
A . 科爾伯格的典型故事是“海因茨偷藥”
B . 皮亞杰提出了“三水平六階段”
C . 皮亞杰采用的事“道德兩難故事法”
D . 科爾伯格采用的是“對偶故事法”
46.艾利斯提出了理性情緒療法,其工作核心是糾正不合理信念,以下不屬于不合理信念的是()
A . 吃一塹長一智
B . 糟糕至極
C . 絕對化要求
D . 過分化概括
47.我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在實施義務教育過程中()
A . 按照規定收取雜費,不收學費
B . 按照規定收取學費和雜費
C . 不收學費和雜費
D . 按照規定收取學費,不收雜費
48.根據福勒和布朗的"教師關注階段理論",相比新入職教師小孫,教學名師老張更加()
A . 關注學生階段
B . 關注成績階段
C . 關注生存階段
D . 關注情境階段
49.安德森根據知識的不同表征形式,將知識進行分類。關于事物及其關系的知識,或者說是關于“是什么”的知識是(),包括實施、規則、發生的事件等。
A . 感性知識
B . 程序性知識
C . 陳述性知識
D . 顯性知識
50.魯班從被絲茅草割破手指的事件中得到啟發,由此發明了據,反映了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是()
A . 原型啟發
B . 遷移
C . 醞釀效應
D . 問題情境
51.根據維納成敗歸因理論中的三維度六因素,努力程度屬于()
A . 穩定、內在、可控
B . 不穩定、外在、不可控
C . 穩定、內在、不可控
D . 不穩定、內在、可控
52.下列不屬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的是()
A . 發現教學
B . 直接教學
C . 情景教學
D . 合作學習
53.你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遇到下列哪種情況可以進行教師申訴()
A . 事業單位侵犯了你的合法權益
B . 你愛人所在的私營企業侵犯了他的合法權益
C . 學生家長侵犯了你的合法權益
D . 政府行政部門侵犯了你的合法權益
54.遷移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從遷移的性質和結果上來看,屬于正遷移的是()。
A . 學習微生物后對先前學習的動物概念的影響
B . 掌握漢語的個體,學習英語時易混淆
C . 學習數學有利于學習物理
D . 舉一反三
55.期末考試前,小王向你表達自己近期焦慮情緒比較嚴重并希望你幫助他,下列做法不恰當的是()。
A . 鍛煉學生的性格,提高挫折應對能力
B . 指導其進行肌肉放松或深呼吸
C . 建議學生這是焦慮癥,盡快就醫
D . 采用認知矯正程序,指導學生使用正向的自我對話
56.教育法律救濟的途徑是指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請求救濟的渠道和方式,教育法律救濟的主要方式是()
A . 司法渠道
B . 調節渠道
C . 行政渠道
D . 仲裁渠道
57.教育心理學史上第一個較為完整的學習理論 是()
A . 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
B . 桑代克的聯結說
C . 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學說
D .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58.下列不屬于品德的心理結構的是()
A . 道德法律
B . 道德意志
C . 道德認知
D . 道德情感
59.學生中心模式,又稱為非指導性教學模式,關于羅杰斯強調的內容的表達錯誤的是()
A . 設置一定的學習者自身的威脅
B . 給學生安全感
C . 以學生為本
D . 讓學生自發的學習
60.為了讓學生掌握“面積”的概念,王老師以桌面、地面、墻面、操場為例證,并比較其大小,最后得出面積的定義,這種學習屬于()。
A . 概念學習
B . 原理學習
C . 下位學習
D . 上位學習
61.六年級的小鵬,違反了學校的管理制度,學校根據《義務教育法》()
A . 聽之任之,不聞不問
B . 可以視情節輕重,責令退學
C . 可以懲罰其繞操場跑10圈
D . 應予以批評教育,不得開除
62.大學剛畢業的你通過公開招聘進入到如意小學任教,作為一名小學教師,你享有的權利不包括()。
A . 參加進修或其他方式的培訓
B . 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
C . 利用寒暑假開辦有償授課的輔導班
D . 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
63.教師的仁慈并不一定表現在對學生一時一地、某件事情上,有時會是“為之計深遠”,體現了教師仁慈的()
A . 長遠性
B . 感情色彩
C . 教育性
D . 理性色彩
64.初三(1)班,班主任王老師以小蘭成績太差可能影響班級的升學率為由,找來家長試圖勸退小蘭,這種做法侵犯了小蘭的()
A . 人身權
B . 隱私權
C . 受教育權
D . 人格尊嚴權
65.暑假前的一個下午,班主任老師讓小強和其他幾個沒有按時完成作業的同學在太陽底下把作業寫完,并解釋為同學們要明白學習的艱辛。班主任老師沒有做到()
A . 愛國守法
B . 關愛學生
C . 終身學習
D . 教書育人
66.10歲的小明,作為受教育者應當履行的義務不包括()。
A . 參加校外鋼琴興趣班,進行考級
B . 遵守法律法規
C . 遵守學生行為規范,尊敬師長,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D . 努力學習,完成規定學習任務
67.義務教育作為一項教育制度和法律制度,具有不同于其他教育制度和教育工作的屬性。其中不包括()。
A . 普遍性
B . 國際性
C . 強制性
D . 免費性
68.作為人民教師,應當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體現教師職業道德的哪一特點?()
A . 自覺性
B . 示范性
C . 高層性
D . 典范性
69.關于學校對未成年學生的職責的描述,正確的是()
A . 學校沒有法定的監護職責,但有法定的教育保護職責
B . 學校沒有法定的監護職責,也沒有法定的教育保護職責
C . 學校即有法定的監護職責,也有法定的教育保護職責
D . 學校具有法定的監護職責,但沒有法定的教育保護職責
70.教師職業道德可以更加靈活、有效地指導、調節和監督教師的教育行為。其中,調節作用主要通過()來實現的
A . 自我要求和紀律的約束
B . 思想教育和理論學習
C . 社會輿論和內心信念
D . 樹立榜樣和典型示范
71.根據上級要求,學校決定利用假期組織開展一次教師培訓活動,你認為此做法()
A . 合理,提升業務水平是教師的義務
B . 合理,教師不能放棄培訓權力
C . 不合理,學校不得占用假期培訓
D . 不合理,教師可以自由支配假期時間
72.程老師在高考前不小心摔斷了左胳膊,為了不耽誤高三學生的復習,程老師堅持拖著打石膏的左胳膊上課,即便是晚自習也從未耽誤過。這體現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當做到()
A . 為人師表
B . 愛崗敬業
C . 依法執教
D . 嚴謹治學
73.教師在教師職業活動中正確處理各種利益關系應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導準則是()
A . 職業道德基本原則
B . 職業道德評價
C . 職業道德規范
D . 職業道德修養
74.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國家公務員的水平,并逐步提高
A . 應當等于
B . 可以低于
C . 應當不低于
D . 必須遠遠高于
75.根據教育法,學校沒有履行維護以下哪些人員合法權益的義務?()
A . 受教育者
B . 校內其他職工
C . 家長
D. 教師
第二大題為多項選擇題(每題1分)
76.根據我國教育法規體系的縱向結構,下列屬于教育單行法律,又稱為部門教育法的有()
A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B . 《教師資格條例》
C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 .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
77.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將愛、尊重、嚴格要求結合起來的愛。教師嚴格要求學生要從()去展開工作
A . 嚴而有恒
B . 嚴而有方
C . 嚴而有理
D . 嚴而又度
78.我國教育法律關系中最重要的法律主體是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法律關系包括()。
A . 教育與被教育的關系
B . 互相尊重的關系
C . 付出與收獲的關系
D . 保護與被保護的關系
79.教師職業道德由教師勞動的特殊性決定,教師勞動的特殊性主要表現為()。
A . 教師勞動成果的特殊性
B . 教師勞動對象的特殊性
C . 教師勞動的目的和任務的特殊性
D . 教師勞動工具的特殊性
80.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講到,好老師沒有統一的模式,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質,即()。
A . 有仁愛之心
B . 有理想信念
C . 有扎實學識
D . 有道德情操
81.教師職業道德基本原則指明了教師職業實踐中的道德行為的總方向,體現了教師職業道德的本質屬性,其主要內容包括()
A . 依法從教原則
B . 愛國守法原則
C . 教書育人原則
D . 人格示范原則
82.小李是春風中學的學生,出現下列哪些情況,小李可以按照規定提出申訴?( )
A . 美術老師鼓勵小李將上課的優秀繪畫作品進行公開發表,署名為小李
B . 班主任針對小李不按時完成作業的事實,教育小李今后要按時完成作業
C . 語文老師沒收了上課玩手機的小李的手機
D . 學校針對考試違紀的情況給出了嚴重警告處分,小李對此不符
83.教育法律關系主體被認定為教育法律責任主體,并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A . 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B . 行為人主觀有過錯
C . 有損害事實
D . 損害行為必須違法
84.小天在課上偷偷的給朋友發短信,正在上課的康老師發現后,一把搶過手機,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大聲宣讀短信內容并嘲笑小天成績不好,稱之為“白癡”,然后生氣地摔在地上,康老師侵犯了小天的()。
A . 人身自由權
B . 財產權
C . 人格尊嚴權
D . 隱私權
85.我國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不分()等。
A . 財產狀況
B . 民族、種族
C . 性別、職業
D . 宗教信仰
86.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理想的師生關系的特點有()。
A . 尊師愛生
B . 心理相容
C . 民主平等
D . 教學相長
87.個體身心發展具有一定的規律,可能的影響因素有()
A . 個體主觀能動性
B . 教育
C . 遺傳
D . 環境
88.下列關于中國近現代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表述正確的有()
A . 晏陽初主張平民教育
B . 陳鶴琴主張“大職業教育主義”
C . 蔡元培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口號
D . 黃炎培提出“活教育”主張
89.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核心,課程的核心要素是課程內容,我國中小學課程的主要組成部分有()
A . 教科書
B . 課程標準
C . 課程計劃
D . 課程評價
90.社會本位論主張確立教育目的要根據社會的要求,個人的發展必須服從社會需要,因為個人生活在社會中,受制于社會環境。其代表人物有()
A . 盧梭
B . 孟子
C . 柏拉圖
D . 荀子
91.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能夠較迅速、精準而大量地向學生傳授間接經驗,主要包括()
A . 講授法
B . 談話法
C . 讀書指導法
D . 練習法
92.遺傳決定論強調人的身心發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內在需要,身心發展順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機制決定的。代表人物有()
A . 高爾頓
B . 孔子
C . 荀子
D . 孟子
93.建構主義在學習觀上強調()。
A . 情境性
B . 時代性
C . 社會互動性
D . 主動建構性
94.毛澤東將陶行知稱之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其三大主張是()。
A . 社會即學校
B . 知行合一
C . 生活即教育
D . 教學做合一
95.教育的相對獨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獨特的發展規律和能動性,是教育的基本屬性之一,其主要表現包括()。
A . 教育的發展與社會存在完全同步
B . 教育與社會發展的不平衡性
C . 教育與其他社會意識形式的平行性
D . 教育自身的歷史繼承性
96.雖然學習者的練習曲線存在差異,但也具有共同點,表現在()。
A . 中間出現高原期
B . 一直保持進步的趨勢,不會出現暫時的退步
C . 開始進步快
D . 后期進步較慢
97.感覺適應是指由于刺激對感受性的持續作用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下列現象屬于感覺適應的有()。
A . 明適應與暗適應
B . 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C . 參加舞會時,起初會覺得聲音很大,過一會兒就覺得聲音沒有剛開始聽起來那么大了
D . 聾啞人能"以耳代目"
98.常見的感知規律有()。
A . 對比律與適應律
B . 效果律與聯系律
C . 強度律與差異律
D . 活動律與組合律
99.常用的復述策略由()
A . 分散復習
B . 運用多種感官協同記憶
C . 及時復習
D . 適當的過度復習
100.研究表明,學會遷移會受到一系列主客觀條件的制約,這些因素可能是()
A . 學習材料的特點
B . 原有的認知結構
C . 對學習情境的理解
D . 智力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