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行測上高分看成是一場戰役,那么,數量關系絕對是其中最硬的一塊骨頭,甚至成為很多人行測答題的絆腳石,每次做到數量關系部分的題目,時間費了一大把,正確率卻原地不動,成為考生“心有余,力不足”的模塊。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兩個方面:一是得過且過,“佛系考生”在考前在數量關系部分的學習少之又少,行測題型較多,所以復習的精力和時間重點放在其他模塊,知識點掌握的淺而不精,考試時自然以蒙為主,而現實是,全部選擇B項或者C項正常的正確率只有3個,這離行測“大神”頗有距離;二是方法中規中矩,數量關系中的部分題目解題可以耗時5分鐘,也可以耗時1分鐘,關鍵在于解題方法。那么事實是,無論是省考的10道題目,還是國考的15道題目,其中都會出現解題方法“清奇”的題目,即可以用解題技巧進行“秒殺”,節省的時間用于解答稍復雜的題目,達到高性價比答題。
總之,掌握一些“清奇”的解題技巧絕對是數量關系的制勝之舉,那么接下來我們具體講解數量關系中的代入法!
【方法介紹】根據題干中的所有或部分條件,依次將選項代入到條件中進行檢驗,若成立,則該選項為正確答案。
【適用范圍】年齡問題、不定方程、多位數問題等
1.年齡問題
【例題1】一家三口,媽媽比兒子大26歲,爸爸比兒子大33歲。1995年,一家三口的年齡之和為62。那么,2018年兒子、媽媽和爸爸的年齡分別是:
A.23,51,57
B.24,50,57
C.25,51,57
D.26,52,58
【常規解法】根據題意,設兒子1995年的年齡為x,則媽媽的年齡為(x+26),爸爸的年齡為(x+33),x+(x+26)+(x+33)=62,解得x=1,所以2018年兒子、媽媽和爸爸的年齡分別為:1+23=24歲,(1+26)+23=50歲,(1+33)+23=57歲。
因此,本題選B。
該方法利用常規的方程法,根據關系列方程解題,答案正確,但部分計算會消耗一定時間。我們接下來換一種解題思路!
【科信教育解析】爸爸和媽媽相差7歲,則不管哪一年,兩人都存在7歲的年齡差,篩選各個選項,只有B項符合該條件。因此,本題選B。
這便是依據條件篩選選項的代入法,可以相對快速而準確的鎖定答案!
總校咨詢電話
400-600-1817
沈陽咨詢電話
024-86116717
024-31681519
大連校長專屬熱線
186-2431-9355
鞍山校長專屬熱線
186-2432-6855
186-4038-3901
錦州咨詢電話
0416-3780001
0416-3789600
0416-3909360
撫順咨詢電話
024-52679708
024-52679707
本溪咨詢電話
024-43296112
024-43296114
丹東咨詢電話
0415-2853428
0415-2803428
營口校長專屬熱線
186-2432-7355
阜新校長專屬熱線
186-2432-5100
遼陽校長專屬熱線
186-2432-6700
盤錦校長專屬熱線
186-2432-5711
鐵嶺咨詢電話
024-74186144
024-74186133
朝陽校長專屬熱線
186-2432-7900
葫蘆島咨詢電話
0429-7894589
0429-7894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