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資料分析材料信息比較多,比較長,不愿意去讀。甚至有些材料和圖表讀不懂,看著頭疼;第二、在看完題和材料在找數據的過程中比較耗費時間,所以不愿意去找或者找數據的中途放棄;第三、找到數據后可能不會根據題干的要求列式子,不確定式子的正確性;第四、有可能列完式子,發現計算資料的數據很大,不愿意算或者不會算;第五、千方百計的找數據、列式子、計算,但中途還可能陷入出題人的陷阱里,小河里翻船。這就是大家資料分析得分率較低的5個主要原因,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宏觀性原因就是,資料分析往往位于最后一個模塊,很多考生在考試快結束時才步入資料分析這一模塊,導致不讀題直接涂答題卡。
那么,其中根本原因之一是,不愿意讀材料。在資料分析的考試中主要考察材料形式有:文字性材料、表格性材料、柱狀趨勢圖和餅圖。每種材料都有其閱讀技巧,以幫助考生在找數據列式子時節約時間,并且不被繁長的資料分析嚇到。下面以一個選文字性材料為例:
2009年度全國“農民工總量”為22978萬人,比上年增加436萬人。其中“外出農民工”14533萬人,比上年增加492萬人,在外出農民工中“住戶中外出農民工”11567萬人,比上年增加385萬人;“舉家外出農民工”2966萬人,比上年增加107萬人。從輸出地看,2009年東部地區農民工10017萬人,同比增長3.1%,東部地區農民工占全國農民工總量的比重為43.6%;中部地區農民工7146萬人,同比增長0.9%,中部地區農民工占全國農民工總量的31.1%;西部地區農民工5815萬人,同比增長12%,西部地區農民工占全國農民工總量的25.3%。
對于文字性的材料,首先我們需要注意時間,這里面是2009度,那也就以為這材料的數據時間是2009年的;然后,將材料中的關鍵詞圈出,關鍵詞之具體數值前面的主語,例如“22978”萬人前面的“農民工總量”需要畫出來,后面的數據不需要記憶,類似“3.1%”的數據不是具體數值,讀材料時可不看;其次,注意材料中的關鍵標點,例如“;”要注意看,其代表并列,例題中東部地區農民工、西部地區農民工、中部地區農民工分別講述完后用“;”。在粗略讀完材料后看問題,然后在材料中找到問題問的主體對象后細讀與所問主體有關的語句,以快速準確的列式子。
總校咨詢電話
400-600-1817
沈陽咨詢電話
024-86116717
024-31681519
大連校長專屬熱線
186-2431-9355
鞍山校長專屬熱線
186-2432-6855
186-4038-3901
錦州咨詢電話
0416-3780001
0416-3789600
0416-3909360
撫順咨詢電話
024-52679708
024-52679707
本溪咨詢電話
024-43296112
024-43296114
丹東咨詢電話
0415-2853428
0415-2803428
營口校長專屬熱線
186-2432-7355
阜新校長專屬熱線
186-2432-5100
遼陽校長專屬熱線
186-2432-6700
盤錦校長專屬熱線
186-2432-5711
鐵嶺咨詢電話
024-74186144
024-74186133
朝陽校長專屬熱線
186-2432-7900
葫蘆島咨詢電話
0429-7894589
0429-7894588